9月5日下午,作為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2025智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產業發展主題活動——“計算產業發展高層思享匯”在重慶成功舉辦。
大會現場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世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系統處處長金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喬標出席活動并致辭。重慶市經濟信息委二級巡視員姜德志,重慶西永微電園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衛東,西永綜保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紅坪出席活動。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世慶
趙世慶在講話中指出,重慶將全力打造國家西部算力樞紐、西部算力網絡創新通道、國家算力產業示范基地以及“人工智能+”創新城市。同時承擔算力監測調度、算力設施安全和“疆算入渝”三項任務。未來,重慶將統籌資源,凝聚合力,加快推進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算力高效供給、算力網絡傳輸、算力調度、算力產業發展、算力賦能應用、算電協同、算網安全等任務展開布局,推動重慶充分發揮在“東數西算”國家工程中“承東啟西”的重要使命作用,加速打造服務全國的西部算力經濟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系統處處長金磊
金磊在致辭中表示,計算是信息技術的核心,也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更是人工智能的根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高度重視并積極支持計算產業發展,在政策編制、規劃布局、創新攻關、標準制定、供需對接、生態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明確先進計算產業的戰略地位和重點方向,支持芯片、整機等關鍵技術產品攻關,持續完善計算標準體系,引導各方資源向先進計算產業傾斜。他介紹,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出了強化先進計算、人工智能賦能作用,推動算力、算法、算據融合發展,加快先進計算技術研發推廣應用。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推進CPU、AI服務、高效存儲等先進計算系統建設,推廣先進計算應用。
近幾年來,我國先進計算產業實現歷史性跨越,主要體現在產業供給能力持續鞏固、算力體系持續升級、算法創新取得重要突破、算據價值深度釋放四個方面。他強調,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將會同有關方面,堅持以推動先進計算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重點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政策支撐,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二是筑牢技術根基,加快構建開放創新生態;三是深化融合應用,充分釋放計算倍增效應。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喬標
喬標在歡迎辭中指出,當前,計算技術正呈現多路徑演進、融合突破的發展態勢,持續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現代化邁進。我們應抓住這一戰略窗口期,聚力發展先進計算產業,統籌推進“算力、存力、運力、電力”協同發展,不斷夯實算力基礎、優化算法能力、暢通數據循環、拓展應用場景,全面激發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將從共建關鍵技術攻關與標準研制共同體、共促先進計算技術賦能與融合應用、持續發揮智庫引領與產業推動作用三個方面與產業界深化合作,加快推動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算聯世界·智啟未來”主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劉權,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趙剛,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首席科學家、副總工程師錢嶺,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李新宇,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任京暘,聯科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聯席合伙人、聯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付鴻雁等國內外院士、專家與企業家代表進行主旨分享。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劉權
劉權在演講中指出,算力互聯互通不僅將推動市場結構變革,有效整合資源、促進業務互通、重塑市場格局,還將顯著釋放人工智能、科學計算、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產業價值,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他強調,推進算力互聯互通需攻克設施、資源與業務之間的技術壁壘,真正打通“全國一張網”的算力體系。我國自2022年啟動“東數西算”工程以來,持續推動西部算力建設和經濟動能轉換。重慶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之一,已取得顯著成效。未來,應進一步因地制宜布局算力產業,實現更大發展。
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趙剛
趙剛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取得顯著進展,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完善數據基礎制度,優化發展環境;建設數據基礎設施,打造安全高效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加強多領域場景應用,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持續壯大數據產業,培育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面向未來,他強調,計算產業需重點推進五大創新方向: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增強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三是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構建高水平人才隊伍;四是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營造開放包容創新環境;五是推進產業突破性發展,強化算力賦能作用,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首席科學家、副總工程師錢嶺
錢嶺介紹,傳統云計算難以支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炸式發展,云智算是通過算網基礎設施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深度融合,提供一體化算網資源、全棧式開發環境、一站式模型服務、多樣化場景應用的新型云服務模式。未來,中國移動愿與廣大合作伙伴攜手,共同攻堅云智算核心技術、培育云智算普惠應用、構筑云智算全球生態,加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好服務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為以信息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李新宇
李新宇表示,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算力和基模的競爭,更是數據、場景與應用的競爭。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顛覆性創新挑戰和機遇,拓維信息持續聚焦“AI×鴻蒙”智能化,以“AI+”重構千行百業。同時,拓維信息也在今年正式成立了首個“AI×鴻蒙”產業孵化器Talkweb House,通過挖掘并培育更多的智能原生一代,共同助力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任京暘
任京暘指出,當前,中國智算產業正面臨突破算力瓶頸與實現算力普惠兩大挑戰。他建議,通過構建融合多元算力、高速互連、存算協同、綠色高效、穩定可靠及生態繁榮于一體的AI計算開放架構,協同產業伙伴,開放技術能力,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同時,積極促進算力互連互通、硬件異構融合、軟件兼容創新與標準接口統一,以集群算力優勢彌補單卡算力差距,攜手共建開放、普惠的中國智能計算產業新生態。
聯科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聯席合伙人、聯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付鴻雁
付鴻雁認為,超算與智算之間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呈現“同源互補、協同共生”的關系,未來須打造“智算+超算”融合的綜合算力中心,以應對日益多元和復雜的算力需求。她認為,超智融合算力架構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架構,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單一算力架構逐漸暴露的問題。新架構的核心在于將超算的高精度計算能力和智算的快速學習能力整合到一個系統里,既能滿足超算和大模型訓練對算力性能、穩定性的要求,又能實現模型開發與推理場景對靈活性和彈性的需求,最終實現超級計算強大算力和人工智能算法優化能力的結合。
圍繞“AI+賦能”“四力協同”發展議題,同期舉辦了兩場主題研討活動。
“AI+賦能百業新生態”主題研討活動現場
在“AI+賦能百業新生態”主題研討活動中,北京大學教授、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揮,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劉新民,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MO、戰略與市場負責人楊震,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柏丙軍,浪潮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服務器事業部總經理劉偉,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陸全,重慶中科云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等知名專家和企業精英匯聚一堂,深入解密AI創新基因,洞察產業融合趨勢,研討“人工智能+”行動背景下,AI賦能千行百業,推動傳統產業煥新,進一步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集聚的區域發展新路徑。
“四力協同筑基綠色智能時代”主題研討活動現場
在“四力協同筑基綠色智能時代”主題研討活動中,復旦大學研究員、國家特聘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吳東方;清華大學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直流所副所長屈魯;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張曉光;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璇;中科曙光存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新鳳;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產品線總裁鄒翾;上海曦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景田;蘭洋(寧波)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OO王夢騁;北京青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片區總經理劉青松等知名專家和企業精英匯聚一堂,圍繞“算力、運力、存力、電力”協同發展的主線,聚焦前沿技術突破、產業實踐與生態構建,共同探討算力高效調度、運力智能升級、存力綠色低碳、電力低碳轉型的協同機制。
兩場主題研討活動圍繞計算技術創新、產業基礎提升、生態體系構建與場景應用驅動等核心話題,展開充分溝通交流、凝聚發展共識、開展務實合作,進一步激發了計算作為引領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生產力作用,為我國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推薦閱讀
“奧運級”科技實力獲全球認證!TCL實業榮獲三項IFA 2025大獎
2025年9月5日,全球消費電子盛會——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2025)正式揭幕。TCL以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的身份,打造了獨具匠心的冬奧主題展區,全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25智博會——計算產業發展高層思享匯在重慶成功舉辦
地址:http://www.tjyalang.cn/a/guandian/yejie/3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