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基地將成為獨立公司、第一家運營商創投公司“天翼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天翼視訊獲得招商集團旗下天正投資增資1.02億元……一系列中國電信傳出的信息,似乎印證了這個老牌電信運營商,正試圖探索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對此,業界普遍叫好,擁有豐富資源的電信運營商介入互聯網,無疑將為諸多走入困境的互聯網企業帶來盈利的曙光。然而,同樣的質疑是,電信幾十年國有企業的體制和文化,是否會成為阻擋電信轉型的桎梏。
電信邁出前瞻性一步
近日,有媒體稱,“天翼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獲得批復,這是國內第一家電信運營商旗下的風險投資公司。事實上,這個消息并不新鮮。早在今年3月22日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在上海正式啟動時,“天翼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基地的另一個名稱。作為項目孵化的實際運營公司,天翼創新科技的使命就是,從資本上提供幫助,使這些項目可以成功,甚至變成獨立的互聯網公司,成為中國電信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而更重要的使命是,除了投資基地“自產自銷”的項目外,其它電信體制外的創新項目,也是天翼創新科技投資對象。
在博通賽思管理咨詢中國區總經理潘總機看來,天翼創新科技對于創投項目來源的不拘一格,正是中國電信作為老牌運營商,邁出的具有前瞻性的一步。“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資源體系:渠道、終端、計費能力、手機用戶……這些資源對于諸多中小創業者來說,都是能決定生死的因素。”潘總機認為,隨著數據業務需求的上升,中國市場上正涌現出一批創新性很強的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開發商,這些企業需要電信運營商開放能力,中國電信集團目前展示的是一種超前開放姿態,通過資本與數據業務開發企業關聯,從某種程度上講,這解決了通信業價值鏈條上合作相關方的利益機制問題,是很值得嘗試的。
諸多難題拷問運營商轉型
“三大運營商面臨同樣問題。”潘總機認為,組織架構、流程、利益分配機制、商業模式、人才等等是運營商轉型的障礙,相反,資金是最好解決的。
近幾年來,中國電信成立了八大基地,目的很明確,通過打造自主經營的移動互聯網核心產品,將互聯網基因注入電信體制。然而,據《IT時報》記者了解,基地與集團、各地省公司之間的實際運作,有時頗有點艱澀。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ITU正在考慮一項新的互聯網稅提議,該提議主要針對一些大型的互聯網內容供應商。該項提議由歐洲電信網絡運營商協會(簡稱ETNOA)向ITU提出,主要針對蘋果、谷歌、Facebook和Netflix等互聯網公司,要求他們為其所傳輸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信運營商介入互聯網 國企體制或阻擋轉型
地址:http://www.tjyalang.cn/a/01/20121229/99300.html